裴小革
裴小革,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资本论》研究中心主任、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同时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贸易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术专著
1.《经济危机整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2.《建设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财富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财富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4.《瑞典学派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
5.《财富与发展-<资本论>》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2006年被《中国学术年鉴》编委会评为“年鉴”2005年度经济学学科优秀著作。
6.《外国经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
7.《东亚劳动力市场——对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特殊经验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
8.《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劳动市场的变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0月。
9.《韩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10.《台湾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学术论文
个人承担项目情况:
2013-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经济危机相关理论及其历史作用研究”主持人,1.《经济危机整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2.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探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5期;3.《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若干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4.《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顺序的由来和演变》,《辽宁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5.《论<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兼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9期;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若干学派评析》,《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3期。
2014-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大课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研究”主持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若干学派评析》,《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3期;2.《世界经济危机发展史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即将发表。
2011-2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劳动理论研究”主持人,1.《论创新劳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理论研究》,即将出版;2.《创新劳动初探》,《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期。
2009-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主持人,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资本论>是研究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2008-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主持人,1.《建设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2.《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设性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3.《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中国改革报》2009年1月21日;4.《改革开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成果——兼论<资本论>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长白学刊》 2008年第5期;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改革开放》,《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6.《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问题综合研究中心讨论文稿》2009年第38期,总第38期;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建设经济学》,《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2007-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交办、委托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主持人,1.《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讨》,《红旗文稿》2008年第2期;3.《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2月26日;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条必经路径》,《中国改革报》2008年2月20 日;5.《劳动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要素”》,《解放日报》2008年1月17日。
2006-2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学发展观的财富基础理论研究”主持人,1.《财富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财富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2.《论财富的源泉及其涌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3.《收入分配的改革必须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4.《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产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 5.《论自然物质财富的性质及其保护开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6.《如何看待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平等保护》,《中国改革报》,2007年4月10日。
2005-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主持人,1.《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2.《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论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积累——兼谈中国虚拟资本积累应注意的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4.《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市场经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5.《<资本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兼评有关“刘国光7.15讲话”的某些批评意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中国经济改革:向左走,向右走?》,《领导之友》,2006年第3期;8.《什么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收入分配》,《文汇报》2006年5月30日;9.《论剩余价值论的现实意义》,《经济思想史评论》,2006年第1期;10.《中国理论经济学框架探索——兼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卷第2辑,总第9辑;11.《论劳动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2.《论<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3.《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15.《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及管理者收购问题》,《红旗文稿》,2006年第9期,与林澍合著,裴小革为第一作者。16.《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近期成果综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 期。17.《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003-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主持人,1.《财富与发展-<资本论>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拥有丰富——论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文汇报》2005年6月29日;3.《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观》,《中国改革报》2005年8月11日;4.《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劳动观》,《文汇报》2005年5月8日;5.《重塑财富观》,《北京日报》,2005年6月27日。
2002-2003,中国社会科学院交办、委托课题“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主持人,1.《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2.《建设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关于继承和发展< 资本论>基本理论的一点思考》,《人民日报》2003年4月7日。
2004-2005,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海外留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规划”主持人,1.《海外留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规划草案》和附件:《海外留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研究报告》,提交国家人事部,被该部采用。
2000-2001,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国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研究”主持人,1.主报告:《国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干预经验》;2.分报告:(1)《美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2)《英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3)《德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4)《法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5)《澳大利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6)《日本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7)《韩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8)《新加坡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提交国家人事部,被该部采用。
1995-199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亚劳动力市场比较研究”主持人,1.《东亚劳动力市场——对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特殊经验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东亚经济交流》,1996年6月提交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发展中的东亚地区间的交流”学术研讨会。
学术活动:
2012年10月2-10日,参加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举行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并演讲论文《中国的食品安全监控及其最新进展》;
2012年5月31日-6月2日,组织和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6次学术研讨会暨第9届会员代表大会”,发表论文《论<资本论>及其手稿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
2011年12月21-27日,到日本东京和北海道进行学术访问,调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问题;
2010年10月29-30日,组织和参加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资本论>是研究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2010年4月22-28日,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以“《资本论》与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主题的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应邀作会议主题发言《<资本论>是应对和治理后金融危机时代诸多问题的重要经济理论》;
2010年1月1月20-31日,到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进行学术访问。调研金融危机的有关问题;
2008年10月24-31日,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进行学术访问,发表并演讲论文《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体制选择问题》;
2008年8月18-19日,组织和参加在河南开封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暨第8届会员代表大会 ,发表论文《论<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创新中的基础作用》;
2008年7月19-20日,应邀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理论研讨会,应邀做大会主题发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改革开放》;
2007年12月,参加中宣部理论局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的调研,参与研究报告的讨论和写作;
2007年11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马克思《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并演讲论文《运用<资本论>研究当代经济现实的几个理论问题》;
2006年9月22—27日,组织和参加在福建福州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资本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2006年8月2日-3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和工业经济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合作”研讨会,提交并演讲论文《海外留学人才引进与中国大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04年10月15-18日,参加在湖南湘谭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2次学术讨论会暨第7届会员代表大会,发表论文《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现代性和包容性》;
1996年6月10-17日,参加日本东方学术交流协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发展中的东亚地区间的交流——历史、现在、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发表演讲《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东亚经济交流》;
学术论文:
裴小革《论财富》杨圣明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二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2009年8月获第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裴小革和胡家勇《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价值》,《要报》第7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2年第32期(总第257期),2002月11月15日,2003年5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优秀信息二等奖;
裴小革《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2005年2月,2009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七届(200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被《中国学术年鉴》编委会评为“年鉴”2005年度经济学学科优秀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成果,裴小革执笔《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2009年11月20日;
裴小革《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2001年9月20日;
裴小革《论国外劳动经济学中的人文因素》,《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16日;
裴小革《论<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兼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9期,2013年9月;
裴小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若干学派评析》,《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3期;2014年3月;
裴小革《创新劳动初探》,《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
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2002年12月;
裴小革《论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和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
裴小革《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体制选择问题》,《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2009年4月;
裴小革《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2005年10月;
裴小革《论劳动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
裴小革《论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财富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3期,2006年6月;
裴小革《论剩余价值论的现实意义》,《经济思想史评论》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
裴小革《中国理论经济学框架探索——兼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卷第2辑,总第9辑,2006年4月;
裴小革《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设性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009年6月;
裴小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
裴小革《论<资本论>及其手稿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当代经济研究》 2012年第4期,2012年4月;
裴小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义高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年第2期,2012年4月;
裴小革《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应用与创新发展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2012年12月;
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010年11月;
裴小革《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辑,总第6辑,2004年4月;
裴小革《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产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
裴小革《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若干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
裴小革《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顺序的由来和演变》,《辽宁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
裴小革《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探析》,《学习与探索》杂志2013年第5期,2013年5月;
裴小革《论财富的源泉及其涌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2006年10月;
裴小革《论私人产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裴小革《收入分配的改革必须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
裴小革《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观》,《科学决策》2005年第5期,2005年5月;
裴小革《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2006年4月;
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兼评有关“刘国光7.15讲话”的某些批评意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006年6月;
裴小革《论<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
裴小革《论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积累——兼谈中国虚拟资本积累应注意的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
裴小革《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兼评放弃劳动价值论的产权理论观点》,《求是学刊》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裴小革《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现代性和包容性》,《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裴小革 《经济转型理论比较: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裴小革 《<资本论>是研究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2010年4月;
裴小革《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2011年8月15日;
裴小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问题综合研究中心讨论文稿》2009年第38期(总第38期),2009年11月;
裴小革《论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政策应对方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2012年10月;
裴小革《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现代性和包容性》,《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Pei Xiaoge “Tackling China’s Unemployment”,Orca ,Oxford University,Jan.,1991.;
Pei Xiaog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An Alternative Path”, Peter Nolan and Dong Fureng,eds, Market Forces in China, Zed Books Ltd, London and New Jersey, pp.156~164.,1990年;
裴小革《西欧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的最新动向》,《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3期,1994年3月;
裴小革《1998年外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综述》,《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7期,1999年7月;
裴小革《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开发讨论综述》,《经济研究资料》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
裴小革《经济增长理论简介》,《学术动态》第28期,1995年11月20日;
裴小革《英国证券、期货、房地产市场概观》,《经济研究资料》1994年第8期,1994年8月;
裴小革《新加坡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中国工商》1994年第1期,1994年1月;
裴小革《戴维•克雷普斯及其经济理论》,《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2期,1996年12月;
裴小革《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12期,1995年12月;
裴小革《人口与经济相互作用理论的系统研究--金日坤著<人口经济学>评介》,《经济文献信息》1994年第6期,1994年6月;
裴小革《法国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奋进》1994年第12期,1994年12月;
裴小革《在推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
裴小革《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兼评国企必然无效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004年8月;
裴小革《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2003年6月;
裴小革《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发展》,《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
裴小革《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科学性》,《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2004年4月;
裴小革和林澍《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及管理者收购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
裴小革《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12月;
裴小革《收入分配不公平是件好事吗》,《经济研究资料》2001年第12期,2001年12月;
裴小革《走一条曲折较少的发展之路》,《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8期,2002年8月;
裴小革《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独到见解》,《经济文献信息》1993年第3期,1993年6月;
裴小革《菲律宾金融体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经济学动态》1992年第8期,1992年8月;
裴小革《林德布洛姆市场体制比较理论述评》,《经济研究资料》1987年第11期,1987年11月;
裴小革《商品经济与资源配置小议》,《学习》1992年创刊号,1992年1月;
裴小革《人口与经济相互作用理论的系统研究》,《经济文献信息》1994年第6期,1994年12月;
裴小革《论适合科学发展观的收入分配》,《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
裴小革《论自然物质财富的性质及其保护开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2007年9月;
裴小革《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讨论综述》,《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年卷(第2辑),(总第11辑),2006年12月;
裴小革《改革开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成果——兼论<资本论>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长白学刊》2008年第5期,2008年10月;
裴小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建设经济学》,《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2009年6月;
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2008年3月;
裴小革《运用<资本论>研究当代经济现实的几个理论问题》,《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2007年12月;
裴小革《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
裴小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讨》,《红旗文稿》2008年第2期,2008年1月;
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改革开放》,《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2008年10月;
裴小革《弘扬马列,锐意创新——读<<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2011年4月;
裴小革《警惕混乱的市场经济》,《领导之友》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
裴小革《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
裴小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006年4月;
裴小革《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长白学刊》2006年第3期,2006年9月;
裴小革《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