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在职博士招生如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返回列表

2025-05-15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招生如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1. 培养目标

  • 旨在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具备深厚学术造诣和广阔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 2. 课程体系

  •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涵盖政治理论、外语等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必修课聚焦于本专业的核心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选修课则给予学生根据个人研究兴趣和职业需求自主选择的空间,拓宽学术视野。
  • 3. 导师指导

  • 每位在职博士研究生都将配备一名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导师。导师将在学生的课程学习、选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学生还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 4. 科研要求

  • 在职博士研究生需要在攻读期间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包括参与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具体的科研要求因专业和学校而异,但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
  • 5. 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是在职博士研究生攻读期间的重要成果。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体现学生在本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贡献。
  • 6. 学习方式与学制

  • 学习方式一般为非全日制,学生可以在工作之余安排学习时间。
  • 7. 考核与评价

  • 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考生学业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外语能力、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 8. 培养机制改革

  • 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引导的与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相结合的导师资助制。
  • 9. 资助体系

  • 学校建立四类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保证录取的全部符合资助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助。学校统筹国家拨款、学校和院(系)自筹资金、导师科研经费中的人力成本费等各类经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设置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
  • 10. 创新基金

    设置“博士生培养扶持基金”,倾斜支持基础、人文社科和农学等学科,以及新引进导师等培养博士生。设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支持有潜力的优秀博士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研究,鼓励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导师指导博士生。设置“博士生国际合作交流基金”,支持研究生国外访学、联合培养,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设置“交叉学科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金”,支持与重要科研单位、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培养研究生。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