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职博士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如何
返回列表
2025-05-10
来源: 关键词:

社科院在职博士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一项旨在鼓励和展示在职博士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和能力的竞赛活动。这类竞赛通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或相关机构主办,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在职博士学生开放。
竞赛报名流程
1. 参赛对象: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
2. 作品分类:大赛分为主赛道、专项赛道两个赛道。主赛道申报参赛的作品将按照学生学历分本科生组、硕士研究生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专项赛道可能涉及“红色专项”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道、黑科技展示活动等。
3. 报名流程:
参赛作品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审核确认方可参赛。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的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负责人,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学历界定时间点为2025年6月1日)。
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请有意向参赛的学生于11月29日前提交参赛材料至学院进行院级评审推荐。项目参赛材料包括: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专项赛作品申报书(一式四份 + 电子稿),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专项赛作品报告及支撑材料(一式四份 + 电子稿),浙江工业大学“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专项赛作品汇总表(电子稿),答辩PPT(电子稿)。
评审标准
1. 评审维度:社科院研究生院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申请者的学术奖项将作为综合评分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拥有国家级或省部级学术奖项的申请者,在评分过程中将获得相应的加分。这种加分政策旨在鼓励申请者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2. 具体评审标准:
奖项级别与加分比例:社科院研究生院根据学术奖项的级别,设定不同的加分比例。例如,国家级学术奖项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加分,而省部级学术奖项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加分。
奖项数量与加分上限:申请者可以提交多个学术奖项,但招生简章中通常会设定加分上限。这意味着,即使申请者拥有多个学术奖项,其总加分也不会超过某一特定值。
奖项相关性与加分权重:社科院研究生院还会考虑学术奖项与申请者所申请专业的相关性。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学术奖项,其加分权重会更高。
奖项时间与加分有效期:招生简章中通常会规定学术奖项的有效期。近三年内获得的学术奖项更具加分价值。
奖励设置
1. 奖励类别:竞赛的奖励设置通常包括证书、奖金、荣誉称号等。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奖励包括对优秀作品的奖励,以及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等。
2. 奖励示例:
A类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中科院二区及以上论文或JCR一区论文;学科认定的国内A类期刊论文(学院通知附件1);国家级科研奖励(有证书);省部级一等奖(有证书)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2023年更新)中也有相关的奖励设置,但具体内容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