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论文撰写
返回列表

2025-05-03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论文撰写

一、选题

1. 结合工作与研究兴趣

  • 考虑自己的工作领域,从中挖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如果在企业管理岗位工作,可以关注企业战略转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方向。也要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样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 2. 与导师沟通

  • 主动与导师交流自己初步的选题想法。导师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判断选题的可行性、创新性以及是否符合学科要求等。例如,导师可能会指出某个选题虽然有趣但数据获取难度太大,不适合作为在职博士的论文选题。
  • 二、文献综述

    1. 广泛收集文献

  • 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收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例如,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时,要收集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医疗行业现状、两者结合的实践案例等多方面的文献。
  • 2. 梳理和分析文献

  • 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等。这有助于确定自己论文的研究切入点。比如,发现前人在某一医疗影像识别算法应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中,没有考虑到特定人群的生理差异,这就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方向。
  • 三、制定研究计划

    1. 确定研究方法

  • 根据选题和文献综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例如,研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可能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设计问卷收集数据。
  • 2. 规划时间安排

  • 由于在职博士时间有限,要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时间。例如,计划用3个月完成数据收集,2个月进行数据分析,3个月撰写论文初稿等。
  • 四、开展研究

    1. 数据收集与处理(如果适用)

  • 按照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如进行调查研究时,要确保问卷的设计合理、样本具有代表性。在收集到数据后,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如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2. 案例分析或实验操作(如果适用)

  • 对于案例分析,要深入研究选定的案例,挖掘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内在逻辑。在进行实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五、论文撰写

    1. 构建论文框架

  • 一般包括绪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等部分。例如,绪论部分要清晰地阐述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它在学术和实践中有什么重要性。
  • 2. 内容撰写

  • 根据框架逐步撰写内容,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逻辑清晰。例如,在阐述研究结果时,要用数据和图表进行支撑,使结果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 3. 论文润色

  • 完成初稿后,要对论文进行多次润色,检查语法错误、语句通顺性,提高论文的可读性。
  • 六、与导师和同行交流

    1. 定期向导师汇报

  • 按照约定的时间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导师可能会对研究内容、论文结构、写作风格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 2. 与同行讨论

    参加学术研讨会或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反馈,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论文。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